散文呈现温柔敦厚风格的现代作家是谁

作者:AI生成 -
散文呈现温柔敦厚风格的现代作家是谁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散文呈现温柔敦厚风格的现代作家是谁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散文情感句子素材温柔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散文呈现温柔敦厚风格的现代作家是谁

本文目录

  1. 散文呈现温柔敦厚风格的现代作家是谁
  2. 《温柔如粥(外一篇)》李若曦散文赏析

[One]、散文呈现温柔敦厚风格的现代作家是谁

〖One〗、散文呈现温柔敦厚风格的现代作家是杨绛。

〖Two〗、杨绛先生是文学理论家,是剧作家,是翻译家,也是被誉为"大陆近几十年来出色的女散文家"。虽留学英伦,终身从事外国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工作,杨绛的散文却表现出一种淡然的和谐之美,在中国现代散文中独树一帜,真诚而从容地打动着读者。从其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苦不轻言的坚韧,看到命运颠覆时的从容,看到一位令人赞叹钦佩的女性作家。

〖Three〗、在上个世纪40年代,杨绛以剧作"喜剧双壁"《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成名,之后以翻译为业。但其散文创作硕果累累,在《干校六记》、《将饮茶》、《杂忆与杂写》多部散文集中,她用回忆的方式,记录下那些阴霾日子中的美与丑,在字里行间写出平淡的温情与喜乐。杨绛的散文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没有气势磅礴的辩论,也没有尖锐狡黠的讽刺,仿佛是"山中隐士百年回头,轻轻语调跟后辈儿郎谈起往事的悠然",表现出一种淡泊的和谐之美,但如果把杨绛散文和冲淡平和的周作人散文对比时,会发现她的散文后隐藏着浓郁的悲愤感,这种悲愤感与杨绛一生经历和处世态度有关。

〖Four〗、杨绛本是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名门闺秀,英伦求学之后归国治学,但突如其来的劳动改造将她赶到了艰苦贫穷的乡下,在这里,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在她心中留下了不可抹去的伤痕。20世纪的动乱和频繁的"运动"构成了杨绛创作的重要背景以及不可磨灭的人生记忆,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她是被动卷进了种种风波的。这种历史的"主角"的身份,让杨绛能够更真切地触摸历史细节,更深刻地思考历史,用充满趣味的语言呈现了一幕幕不为人知的历史场景。

〖Five〗、如在《干校六记》中的一些看似平凡的小事,被她用干干净净的文字娓娓道来,透过字里行间,可以看见杨绛所经历的惨痛遭遇。丈夫下放、女婿冤死、房子被占、自己被剃阴阳头、扫厕所、游行,杨绛没有咬牙切齿地控诉这些惨痛的遭遇,而是将怒火淡化,将沉郁之情寓于简单朴素的文字中,无论是"文攻武斗",还是见缝插针的学习生活,还有当地农民的善良淳朴或者狡猾刁蛮,她都真实地书写,"不虚美,不隐恶",给读者以亲切可信之感。对于读者而言,这种平等亲切的语气,隔着时空的远距离观照,如良朋在座,如赤心相待。杨绛用散文向读者举起了一面镜子:"给德行看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Six〗、杨绛的散文表现出的平和是她热爱生命的自然结果。在散文的选材上,"怀念的人,从极亲到极疏;追忆的事,从感我至深到漠不关心。"她用清淡的笔调描绘着浮生百态。

〖Seven〗、散文是真实的、抒情的,杨绛之所以记述那些亲友故人,是"追忆思索,颇多感触",想尽她的理解,写出那些人的真实面目来。一般来说,写名人难免容易成为弄笔,而杨绛的文章却是怀人散文的成功之作,行文简单平易,没有学究气和文人气,散发出雅致自然的风格。如大家都知道,钱钟书先生是严谨而睿智的学问大家,而在杨绛的笔下,却是亲切幽默而可爱的,她记道:"我认为《管锥篇》、《谈艺录》的作者诗歌好学神思的钟书,《槐聚序存》的作者是个'忧时伤世'的钟书,《围城》的作者呢?就是个'痴气'旺盛的钟书"。杨绛只是写一些"琐琐屑屑",由此展现出了隐藏在种种标签下的真实人生,唤醒一种温暖的人间情怀。

〖Eight〗、杨绛也写不甚熟悉的小人物,她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对人物有着平视的同理心,"我读了《堂吉诃德》,总觉得最伤心的是他在临终清醒以后的话:'我不是堂吉诃德,我只是善人吉哈诺。'"如在《赵佩荣和强英雄》中,门房赵佩荣生活平淡无奇,却喜欢向他人炫耀自己的英雄行为。杨绛没有对这样的人有任何鄙薄,而是说:大概浪漫的故事总是根据民间实事,而最平凡的人会有不平凡的胸襟。她对人性有着清明的体察,用平等的态度,完全体谅,认真地写下处于人生困境中的人们的追求。

〖Nine〗、杨绛在她的散文中,努力建构的是一种独特的人文主义精神立场,在这里,既有对现实世相的真诚描摹,还有对人生价值的积极探求。她身处浮沉跌宕之中,却始终保持着平静从容的态度,在文中融入个体体验的生存困境的勘探,迂回地向人间传递着自己的人生感受,使人们理解人生的意义,找到合适的生活方式。所以在杨绛的散文中,有着中国传统文人的现实关怀,如在《干校六记》中写解放前夕,很多人往国外跑,杨绛在文中记下了与钱钟书的对话:我问:'你悔不悔当初留下不走?'钱钟书说:'时光倒流,我还是照老样子。'并写到钱钟书经常引用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谈钱钟书他撇不下的"伊"是祖国。在这些文字里,杨绛真切地传达出夫妻二人跃动的赤诚的爱国之心,动乱的年代里,即使生存艰难,知识分子的尊严无存,却依然闪烁着人性的光芒,仍然品行善良,人格纯正,显示出不屈的生命力量。

〖Ten〗、杨绛的散文几乎都是以残存的回忆为素材,《干校六记》《丙午丁未年纪事》及《将饮茶》叙述的都是和政治斗争风云联系十分紧密的日常生活,这些都是极严峻残酷的,但在杨绛的笔下却以一种极淡泊的韵致汩汩流出,且通过对痛苦的咀嚼以一种调侃幽默的笔触把它表现出来。在细碎的家庭生活、朋友的交流来往中,以饱蘸情感的笔墨,将严肃的生活解构。

1〖One〗、中国的文学传统中自古就提倡"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我们在中国散文中很少会感受到声嘶力竭的宣泄。杨绛的散文与这一文脉不谋而合。大概正是因为其豁达、优雅从容的心态使其散文散发出淡泊的美学韵味和谐是重要的美学原则。在《丙午丁未年纪事》中,她涉笔成趣,在那段悲惨遭遇和荒唐岁月中发现生活的美好;《干校六记》有着"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神韵,自觉摆脱了"宏大叙事"的负担;《将饮茶》的最后一篇《隐身衣》被杨绛低调地称为"废话",但作为世界的一员,要通晓世事而保持本心,要为自己披上隐身衣,不被外物打扰从而虔心做自己的事。

1〖Two〗、法国学者刘梅竹女士曾说:"经过几年的思考、研究,我最后为您的一生总结为:以儒家思想做人,以道家思想处世,以弘扬人文主义思想(人的自知、自爱、自尊及自我完善)为己任,以科学务实的精神工作(您文学评论文章中的注释都很精确)。"杨绛的散文有一种饱含情感的人间情怀,她从容地书写那些渐行渐远的历史暗影,同情地记录下或亲或疏的历史人物的某个动人细节,杨绛用历史的真、艺术的美写出人性的善与真,为世间增添了温暖的感动。

[Two]、《温柔如粥(外一篇)》李若曦散文赏析

〖One〗、木心说,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念予毕生流离红尘,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

〖Two〗、那时尚年幼,不以为然。世间精胗细脍何等滋味,岂能一粥以蔽之?

〖Three〗、那时尚年幼,久病缠身。每与饕餮无缘,困眼所见,惟一碗寡淡的大米粥,袅袅在床头冒着热气。

〖Four〗、后来,长大离家,远走高飞。学校食堂纷红骇绿,令人垂涎。终于摆脱菰饭荨羹!我窃喜。

〖Five〗、后来,日上三更,笔耕不辍;月上三更,手不释卷。食堂大快朵颐,球场大汗淋漓——直到急病狂风暴雨般袭来,再对珍馐依旧,却是反胃不止。

〖Six〗、猛地思念起母亲亲手熬的粥来,润极了,香极了,细腻绵长——一碗喝尽,浑身像拱进羊毛毯子似的暖,脑门子那里胀胀的,晕晕的,思维仿佛停滞了,索性坐在院子里发起了呆,看着天色软黄下来,逐渐,变成深蓝。

〖Seven〗、以及她生了老茧的双手,她带有皱纹的微笑,她的碎花围裙……

〖Eight〗、终于明白,心里有那么一块地方,落了空,只一碗香粳米粥能填补失落。

〖Nine〗、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米粥的记忆却咕嘟咕嘟氤氲起来——

〖Ten〗、每年春节,东北亲人都送来新碾的大米。

1〖One〗、岂是买不到呀,是一份心意,一份挂牵,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大米一样沉甸甸。是一份耕耘,一份汗水,一份稻花丰年的喜悦,大米一样晶亮亮。

1〖Two〗、五常大米瘦瘦长长,形如春蚕细叶,色如羊脂白玉,晶莹剔透,珊珊可爱。家贫,无从致物以玩,每将手伸进米缸,捣来捣去,忽而攒聚为高高宝塔于掌心,一把抛洒下来,如雨点,似雪片,伴有清亮的沙沙声,常使我咯咯笑个不停。或蘸了水,粘了米,垒成一场高楼大厦,我从未真正见过的高楼大厦——贫困的孩子多么渴望走出大山呀。

1〖Three〗、吃下“高楼大厦”,心里就住进了一个建筑师。

1〖Four〗、奶奶有三个媳妇,年纪相仿。刚进门,新妇皆跃跃欲试,要在舅姑面前大展身手。只我母亲,在厨房转悠了一圈儿,细细数了人头,抓了六把米,又倒回半把。煮出来的大米粥,八个人喝正正好好,丁点儿没剩。揭开锅盖,香气能把人浮到半空里去。我奶奶连喝两碗。她一口牙都掉光了,哪里吃得动鸡鸭鱼肉,就算吃得动,胃也克化不动啊。

1〖Five〗、后来我奶奶逢人就说,三个媳妇儿里,母亲最会过日子。

1〖Six〗、煮粥比煮饭学问大得多,淘洗几遍,水放几分,时间几何,煮开之后又要晾些时辰,都有个讲究。即使瓶无储粟,奶奶的碗里,总独有就粥的瘦肉、香菇、玉米。我们的碗里清汤寡水,却始终甘之如饴。奶奶总会夹最肥美的一块肉给我,看我狼吞虎咽,然后把皱纹笑成了一朵花。

1〖Seven〗、吃饭是不剩的。偶尔失手打翻了五味瓶,也是以光溜溜的碗底,致以对辛勤耕炊的敬意。

1〖Eight〗、而如今,觥筹交错,肆意杯盘。繁弦急管的现代生活满足了人们的贪、嗔、痴,每个人都在追逐,每个人却又都在遗失。遗失一些朴素的生活哲学,丢弃一些传统的岁月沉淀。

1〖Nine〗、那是自朱熹之后,代代传承的衣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0、那是自尧舜之后,辈辈谨遵的教诲——“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2〖One〗、那是自老聃之后,岁岁领悟的哲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2〖Two〗、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2〖Three〗、张爱玲谈“人生三恨”,说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恨,是爱得深沉。

2〖Four〗、我若是谈“人生三爱”,说的却是一爱鲥鱼多刺,二爱海棠无香,三爱红楼梦未完。爱,是怜得深沉。

2〖Five〗、鲥鱼位列四大名鱼之首,自古是朝贡之物。苏东坡爱吃,说是“南国绝色之佳”,引得无数食客垂涎。东汉名士严子陵更因为难舍鲥鱼美味,拒绝了刘秀入仕之召。奈何多刺,如绝代佳人偏偏河东狮吼,让人大扫兴致。

2〖Six〗、然而挡天挡地,挡不住人那张“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带毛不吃掸子,带腿儿不吃板凳”的嘴。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盛况早已不复,小小的鲥鱼逃不过天罗地网,于是长出一身细刺,当作铠甲,当作利剑,刺退人心里的饕餮之兽——就算野生鲥鱼仍然濒临绝迹,幸好幸好,世界灭绝生物红皮书上,还没有鲥鱼。

2〖Seven〗、红楼一梦,千古谁堪。像是一桌满汉全席,却吊了千年的胃口。后四十回的狗尾续貂,只留下考证派与索隐派争执不休:金玉良缘说的是史湘云?薛宝琴跟了梅翰林?黛玉究竟怎么魂归离恨天?可惜再也不会有答案。

2〖Eight〗、“人有两件事最痛苦,一是想得到而得不到,二是得到了。”想得红楼结局苦不可得,得到了,却会失去含英咀华的真切况味——鲁迅当年这样评价红楼:“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2〖Nine〗、红楼梦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没有单纯、完整地讲一个故事,而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如果红楼梦是一轮满月,何以给人以云破月来花弄影的楚楚风致,袅袅余香?

30、诗人叶芝说,没有被打碎的东西,称不上是完整。红楼于世未完,只因后人美丽的想象,在绵延时光中,沉淀得愈发流光溢彩。故而缺憾,亦是完美。张爱玲的恨,该释然了。

3〖One〗、海棠,是东风里最嫣然的一抹颜色。袅袅娜娜,浓浓淡淡,好似醉了酒的伶人,在碧枝翠叶间细细地描眉、画眼、勾唇,熨开了的绯红,婉转成岁月抹不去的胭脂——却是无香的。

3〖Two〗、花的香气最能取悦感官。丁香浓烈,丹菊幽微,唯独海棠左嗅右闻,不得丝毫。

3〖Three〗、都说闻香识女人,这绝色女子如此洁身自好,令人戚戚之余,是否是另一种自持自得的高贵?

3〖Four〗、大白若辱,质真若渝。至言无言,大象希声。可知,香之极,便是无香?妙香深藏于心底,花开不为供人亵玩,花开只为花开。为自己绽放,为自己而香。

3〖Five〗、于是,当百花以各有的香气去抢占领空,海棠只是淡然一笑。毕竟无香的空间,更深远,更辽阔。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相关推荐: